江苏林业科技 /oa 聚天门冬氨酸对白皮松生长和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304001 研究聚天门冬氨酸(PASP)不同施用量对白皮松生长和氮代谢的影响规律,为白皮松育苗中科学应用PASP提供理论依据。在盆栽条件下,设置不施肥和施尿素2个对照,在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PASP施用量分别设置为1.25,2.51,3.76 g/株,共计5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2.51 g/株的PASP处理与不施肥对照和施尿素相比显著提高了白皮松株高和地径,1.25 g/株PASP处理与施尿素对照相比,显著提高了白皮松的株高。2.51 g/株PASP处理与施尿素对照相比,提高了白皮松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3.76 g/株PASP处理在7月和8月这2种酶活性均低于2.51 g/株PASP处理;2.51 g/株PASP处理与空白对照和施尿素对照相比,均显著提高了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3.76 g/株与2.51 g/株PASP处理对这2种酶活性的影响处于同一水平。施用2.51 g/株的PASP,可显著提高白皮松苗木游离氨基酸总量。综合分析认为,白皮松育苗中PASP的施用量以2.51 g/株为宜。 2023年08月31 00:00 2023年04期 1 6 826288 曹宇谦,赵杰,史睿堃,胡文玉 适宜培育自根树状月季的品种筛选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304002 该文以55个月季品种为调查对象,对2年生植株平茬后萌蘖枝的长度、直径、粗细一致性、耐弯曲度进行了测量,对所调查月季品种是否适用于培育自根树状月季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多数品种的萌蘖枝长度位于60—130 cm之间,将50 cm的枝条弯曲10°所需的推力多在6—10 N之间,萌蘖枝的基部直径多在8—14 mm之间,萌蘖枝中间段与基部的直径比多在0.7—0.9之间。综合分析了各品种的调查结果,‘黑魔术’‘热带雨林’‘梅郎口红’等3个品种可用于培育枝下高不低于120 cm的大型树状月季,‘白玉’‘东方欲晓’‘蓝丝带’等8个品种可用于培育枝下高不低于90 cm的标准树状月季,‘萨曼莎’‘俄州黄金’‘爱’等8个品种可用于培育枝下高较低的迷你树状月季与庭院树状月季。 2023年08月31 00:00 2023年04期 7 11 741121 孙海楠<sup>1,2</sup>,吕运舟<sup>1</sup>,董筱昀<sup>1</sup>,黄利斌<sup>1*</sup> 丽江不同海拔地区5个花椒品种适应性评价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304003 为了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对不同花椒品种生长和结实的影响,采用5个花椒品种(竹叶花椒‘丽科1号’ ‘藤椒’,青花椒‘云林2号’ ‘腊龙2号’和竹叶花椒‘华丽’,即C<sub>1</sub>—C<sub>5</sub>)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海拔(1 404,1 535,1 782,1 847 m,即A<sub>1</sub>—A<sub>4</sub>)进行2因素随机区组对比试验,于2021年1月—2023年8月测定了生长和结实指标(地径、冠幅、果径、鲜果百粒质量和单株鲜果产量)。结果表明:4个处理中,5个参试花椒品种的生长和结实指标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在4个海拔高度下,5个花椒品种的地径、冠幅、果径和单株产量增长值顺序均为A<sub>1</sub> >A<sub>2</sub> >A<sub>3</sub> >A<sub>4</sub>,且A<sub>1</sub>与A<sub>2</sub>差异不显著。在4个处理中,5个花椒品种的地径、冠幅、果径和单株产量增长值顺序均为C<sub>2</sub>>C1<sub>></sub>C<sub>3</sub>>C<sub>5</sub>>C<sub>4</sub> 。试验区4个海拔高度最适宜5个参试花椒品种生长和结实的海拔为1 404—1 535 m;在海拔高度为1 404—1 535 m 时,竹叶花椒‘藤椒’的生长和结实指标均为最高,‘丽科1号’次之。 2023年08月31 00:00 2023年04期 12 16 690403 子桂才,李庆华*,陈玉平,高云贵,王晓燕,王洪艳 基于LUCC的盐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其驱动力分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304004 以湿地城市盐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多期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数据,结合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当量因子法、重心转移模型,评估了盐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采用MGWR模型剖析了ESV的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盐城市的土地利用格局发生显著变化,耕地始终是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转出的面积最大,建设用地增幅大,水域面积基本稳定。(2)总<i>ES</i>V整体呈削减趋势,研究期内减少43.71亿元,耕地、湿地、水域等生态用地是盐城市ESV主要贡献地类,<i>ESV</i>最优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一带,低值<i>ESV</i>分散于各区县中心城区,<i>ESV</i>重心总体向东南方向移动15.67 km。(3)<i>ESV</i>变化受到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其中<i>DEM</i>,<i>MAT</i>,<span style="font-size: 12.6316px;"><i>PD</i>对</span>部分地区的<i>ESV</i>有显著负效应,<i>DR</i>对<i>ESV</i>有正负“双向”效应,空间异质性明显。 2023年08月31 00:00 2023年04期 17 24 3619124 周侗<sup>1</sup>,姚豪<sup>2*</sup> 基于冠层高光谱数据的油茶炭疽病病情指数估测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304005 利用一阶导数、S-G平滑及多元散射校正等光谱预处理方法对油茶炭疽病危害下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后,采用SPXY样本划分法将65个样本按7∶3将样本划分为45个校正集和20个预测集,再对不同预处理的光谱数据建立油茶炭疽病病情指数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在多种预处理方法中,S-G平滑预处理效果最好。通过连续投影算法(SPA)以及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算法(CARS),从S-G平滑预处理的光谱中提取特征波长,进而构建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的油茶炭疽病病情指数的估测模型。试验结果发现,基于SPA所提特征波长建立的SPA-PLSR模型预测集R<sup>2</sup><sub>p</sub>和预测均方根偏差(RMSEP)分别为0.700和0.072,基于CARS所提特征波长建立的CARS-PLSR模型预测集R<sup>2</sup><sub>p</sub>和RMSEP分别为0.834和0.053;CARS-PLSR预测模型总体上要优于SPA-PLSR模型,可实现油茶炭疽病病情指数的估测。 2023年08月31 00:00 2023年04期 25 29 1578283 李明,陶光林*,廖华刚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泰州市美国白蛾时空分布格局分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304006 该研究以江苏省泰州市2022年美国白蛾(<i>Hyphantria cunea</i>)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泰森多边形对空间进行微观划分,采用空间自相关对美国白蛾不同发生时期空间分布特征和冷热点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泰州市美国白蛾空间上呈聚集分布,不同发生时期空间聚集程度相对稳定,湿度对美国白蛾发育和空间聚集分布有一定影响。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姜堰区北部和兴化市西北部,其中姜堰区北部为主热点区域,兴化市西北部为次热点区域。持续性冷点区域主要分布在泰兴市南部和靖江市全域,极少量美国白蛾成虫扩散至如泰运河以南。认为该研究所用方法适用于基层林业部门对美国白蛾监测预报工作。 2023年08月31 00:00 2023年04期 30 34 5022384 陈立勇<sup>1</sup>,刘娜<sup>2</sup>,周祥锋<sup>3</sup>,卞生辉<sup>4</sup>,李玲<sup>5</sup>,叶军<sup>1*</sup>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南京无想山国家森林公园鸟兽多样性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304007 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在南京无想山国家森林公园利用公里网格法布设28台红外相机,对鸟兽多样性进行监测。红外相机总有效监测时长16 200 d,筛选出物种独立有效照片1 794张,共记录到鸟兽16种,隶属于8个目12个科。其中哺乳动物6种,其中,貉(<i>Nyctereutes procyonoides</i>)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物种;鸟类11种,属于国家II级重点保护物种的有白鹇(<i>Lophura nycthemera</i>)、画眉(<i>Garrulax canorus</i>)和黑鸢(<i>Milvus migran</i>s)。野猪(<i>Sus scrofa</i>)记录的独立照片最多,其次为山斑鸠(<i><span style="font-size: 12.6316px;">S</span>treptopelia orientalis</i>)。该研究丰富了南京无想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动物资源数据库,并为森林公园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2023年08月31 00:00 2023年04期 35 39 1613403 孙文杰<sup>1,2</sup>,窦浩<sup>3</sup>,曹明明<sup>3</sup>,丁晶晶<sup>1,2</sup>,王磊<sup>1,2</sup>,王玄<sup>1,2*</sup> 广东罗定金银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304008 于 2021年1—10月,按季度,采用样线法辅以红外相机自动感应拍照法对罗定金银湖国家湿地公园进行鸟类多样性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4目39科96种。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种,优势种为红耳鹎、暗绿绣眼鸟及栗背短脚鹎;鸟类组成以雀形目鸟类种数最多,占总数的62.50%;从居留型来看,湿地公园以留鸟为主,占到总数的60.42%;通过相似性分析发现,各季节鸟类群落相似度超过0.5,说明群落组成较为相似。总的来说,该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较为丰富,但仍需针对区内不同生境进行长期监测才能更全面地掌握湿地公园的鸟类生物多样性变化。 2023年08月31 00:00 2023年04期 40 46 1403423 陈宙<sup>1</sup>,张琪<sup>2</sup>,朱倩<sup>3*</sup> 基于VB.NET的森林经营碳汇量估算软件开发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304009 基于VB.NET开发的森林经营碳汇量估算软件系统,旨在利用材积表及方法学中材积法公式对采集的碳汇数据进行自动运算,实现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碳汇量的准确计算,满足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中计量监测数据计算的需求。系统主要包括数据模块、计算模块、分析模块3部分:数据模块实现了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相关数据的导入和存储,计算模块根据公式自动计算不同林分和树种的碳汇量及总体不确定度,分析模块汇总和分析计算结果并修正相关数据,最后导出相关数据。 2023年08月31 00:00 2023年04期 47 52 857129 潘学飚<sup>1</sup>,秦玫<sup>1</sup>,陈攀攀<sup>2</sup>,林健<sup>3*</sup>,赵奥博<sup>1</sup> 丹徒区省级公益林分布格局与优化落界对策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304010 借助ArcMap软件对丹徒区省级公益林现状分布格局进行了明确,结合《关于组织省级公益林优化落界专题研究的通知》要求和《江苏省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有关规定,对丹徒区省级公益林优化范围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丹徒区省级公益林优化落界对策。丹徒区现状省级公益林主要分为4个片区且围绕丹徒区长山林场分布;在地貌空间上位于宁镇山脉东段丘陵地带和茅山余脉丘陵地带;在镇域空间上主要分布于高资街道、宜城街道、荣炳镇3个乡镇(街道)。丹徒区应调出的省级公益林主要有“2022年国土变更调查林地以外范围”和“不续签管护协议的非国有林地”2种情形,丹徒区可调入为省级公益林的林地范围主要有“长山林场范围内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长江、京杭大运河50 m范围内与凌塘水库周围500 m范围内”等4种情形。丹徒区省级公益林优化落界应遵循“应调尽调,科学区划”的原则,并注重与《国土空间规划》等相关规划衔接。 2023年08月31 00:00 2023年04期 53 56 2211842 徐勇<sup>1</sup>,祝亚云<sup>2</sup>,戚阳艳<sup>3*</s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