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林业科技 /oa 独花兰潜在地理分布及其对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的响应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5001 该研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MaxEnt模型,利用独花兰72个有效样本数据(含气候、土壤、海拔、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NDVI等32个环境因子数据),预测独花兰潜在适宜分布区,并基于1998年以来的NDVI及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分析20 a来独花兰潜在分布面积对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人为活动的响应。结果表明:独花兰总适生区面积为18.546 3万km<sup>2</sup>,最适区域为2.379 7万km<sup>2</sup>。独花兰潜在适生分布区域离散狭小,斑块状分布显著。通过模型预测,湖北恩施州与安徽六安市为独花兰种质资源保护的核心区域。影响独兰花分布的环境因子中,NDVI对其影响最大,贡献率最大为25.97%。1998—2023年间独花兰潜在分布区域总体变化不大,随着NDVI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而波动变化,从历年土地利用类型与NDVI的贡献率看,土地利用类型的贡献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而NDVI因子贡献率则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因此NDVI因子对独花兰分布存在较强影响,以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数据代表的人为干扰活动对独花兰的影响逐渐减少。 2024年10月31 00:00 2024年05期 1 8 4068008 郑孙元<sup>1</sup>,王明强<sup>1</sup>,腊孟珂<sup>1</sup>,孙小燕<sup>2</sup>,芦昱<sup>1</sup>,柳絮飞<sup>1*</sup> 黔东南皂角种群结构和数量动态特征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5002 为揭示黔东南皂角种群结构特征和数量动态变化,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和匀滑修正技术,编制径级结构图、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死亡率曲线、存活曲线、消失率曲线和生存分析函数曲线及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研究发现种群径级结构显示总体为衰退型;种群存活曲线呈凹型,属Ⅲ型,在1—3龄级表现为幼树期死亡率较高,3龄级后个体的数量趋于稳定,存活率相对较高;生存率<i>S(i)</i>随着龄级增加而下降,累计死亡率<i>F(i)</i>随着龄级增加而增加,变化幅度均在1—3龄级表现明显;死亡密度f(<i>ti</i>)和危险率λ(<i>ti</i>)在1龄级最大,分别为34%和98.51%,随着龄级增加均呈下降趋势。数量变化动态指数<i>V<sub>pi</sub></i>=0.38>0,表明无外界干扰时,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i>V’<sub>pi</sub></i>=0.001>0,说明皂角种群对外界干扰敏感,受外界随机干扰时种群增长趋势不明显;在未来2,4,6,8个龄级时间后,预测结果显示,如果不对皂角进行人工干预、减少外界干扰和增加幼树数量,皂角种群最终走向衰退。 2024年10月31 00:00 2024年05期 9 13 1180523 侯黔灵<sup>1</sup>,赵安<sup>1*</sup>,梁有发<sup>2</sup> 基于SLAM点云的杨树参数提取及生物量估算模型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5003 传统的生物量计算模型是在地面调查基础上,基于胸径和树高而建立。随着激光雷达技术的发展,树木的冠幅成为更易获取的参数,加入冠幅参数建立的树木生物量计算模型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目前没有明确针对连云港杨树的生物量估算模型,为了基于冠幅计算连云港杨树生物量,该研究使用飞马SLAM100搭载背包平台(SLAM-BP)对4个杨树样地(16 m×50 m)进行数据采集,通过去噪、单木分割等处理提取胸径、树高和冠幅等单木因子,在分析地面实测数据和点云测量数据基础上,分析3种单木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包括冠幅因子在内的4种模型计算生物量,分别与异速生长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SLAM点云数据提取的单木因子与地面实测数据之间有很高的相关性,<i>R</i><sup>2</sup>均高于0.9,可以有效提取杨树的林木参数;(2)杨树冠幅与胸径、树高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冠幅与胸径的相关性比冠幅与树高的相关性更强,为模型建立与分析提供了坚实基础;(3)利用冠幅建立模型计算生物量具有较好的精度,但进一步增加胸径或树高可以有效提高模型的精度,同时增加二者后模型精度最高。相关模型的建立为利用地面或者无人机点云数据计算杨树生物量提供了技术支持。 2024年10月31 00:00 2024年05期 14 19 2031310 童昊哲<sup>1</sup>,费鲜芸<sup>1*</sup>,王圳<sup>2</sup>,高亚军<sup>2</sup>,杨纬纬<sup>1</sup>,严鸿<sup>1</sup>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松嫁接苗生长的影响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5004 为筛选出红松嫁接苗期合理施肥方案,以红松嫁接苗(J<sub>5-1</sub>)为试验材料,以不施肥处理为对照,按L<sub>9</sub>(3<sup>4</sup>)设计9个不同施肥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红松嫁接苗苗高、接穗高和接穗基径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嫁接苗的生长指标(<i>P</i><0.05),尤其是在N<sub>3</sub>P<sub>1</sub>K<sub>3</sub>(尿素1.5 g/株+过磷酸钙0.5 g/株+硫酸钾1.5 g/株)配比下促进红松嫁接苗生长效果极显著(<i>P</i><0.01),苗高生长量最高可达7 cm,接穗生长量最高可达5.5 cm,比对照组高71.88%,接穗基径生长量最高可达4.59 mm,比对照组高106%。研究结果为红松嫁接苗的初期施肥抚育管理提供了依据。 2024年10月31 00:00 2024年05期 20 23 738019 金虎<sup>1,2,3</sup>,陶双勇<sup>1,2,3</sup>,孙强<sup>1,2,3</sup>,陆莹<sup>1</sup>,贾宝库<sup>1,2,3</sup>,刘刚<sup>1</sup>,符晓<sup>1,2,3</sup> 5年生和7年生黑木相思木材干燥特性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5005 为了改善黑木相思木材干燥质量,促进其合理高效利用,采用百度试验法对5年生和7年生黑木相思的木材的干燥特性展开研究,通过分析试件的初期开裂、内裂及截面变形等干燥缺陷,以期制定5年生和7年生黑木相思木材的干燥基准。结果表明:5年生和7年生黑木相思木材干燥特性基本一致。初期开裂等级为3级,内部开裂等级为1级,扭曲变形等级为3级,截面变形等级为2级,干燥速度等级为2级,综合等级为2级。木材的平均径向收缩率为4.48%,平均弦向收缩率为6.29%,平均差异干缩为1.40;黑木相思木材干燥初期干球温度为60 ℃,初期干湿球温度差为3 ℃,干燥末期温度为90 ℃,干燥时间约为8.5 d。 2024年10月31 00:00 2024年05期 24 28 896414 郑绍鑫<sup>1</sup>,黄融<sup>2</sup>,彭家昆<sup>1*</sup>,刘衡<sup>2</sup>,黄良<sup>1</sup>,符韵林<sup>2</sup>,刘壮<sup>1</sup> 2000—2020年莆田木兰溪流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5006 木兰溪流域作为福建省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也是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的区域,对该流域的植被覆盖进行检测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空间分辨率为1 km的2000—2020年NDVI年时序数据,采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法和Mann-Kendall检验,并叠加土地利用数据和海拔高度数据,分析了木兰溪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不同高程的植被覆盖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从时间变化上看,2000—2020年植被覆盖区域NDVI年均值波动不大,整个研究时段内的平均值为0.69;(2)从空间分布上看,研究区NDVI呈现“西高东低”的特征;(3)从变化趋势上看,研究区2000—2020年地表植被覆盖改善面积大于退化面积,明显改善区域主要分布在仙游县和城厢区,其中仙游县植被覆盖明显改善所占比例最高,为52%。明显退化区域主要分布在涵江区和荔城区,其中涵江区植被覆盖明显退化,所占比例最高,为93%;(4)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的植被覆盖明显改善所占比例最高,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的植被覆盖明显退化所占比例最高;(5)在不同高程带下,随着高程的增加,植被覆盖明显改善逐渐增加,植被覆盖明显退化、轻微退化逐渐减少;在特高高程带上,植被覆盖甚至未发生退化。 2024年10月31 00:00 2024年05期 29 34 3230675 徐延芳 泰州市凤凰河水系水生植物调查与群落结构分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5007 为明确凤凰河水系水生植物的多样性现状,于2023年在凤凰河5大景区设置样方90个,对水系内水生植物种类、应用频度以及水生植物群落数量进行了调查、并对其群落结构及景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0个样方记录水生植物81种,分属于44科73属。其中湿生植物47种,挺水植物17种,浮水植物4种,漂浮植物7种,沉水植物6种。其中应用种类最多的科是禾本科(10种),其次是菊科(4种)、蓼科(5种)和莎草科(4种)。(2)泰州凤凰河水系90个样方中,挺水植物重要值最高的是荷花,湿生植物中重要值最高的是芦苇。(3)泰州市凤凰河水系水生植物应用存在品种丰富、地方品种应用广泛等特点,但也存在冬季水系景观效果差、常用物种过度集中、外来生物入侵等问题,因此在未来的水景建设中需进一步改善。 2024年10月31 00:00 2024年05期 35 41 788773 吴红<sup>1</sup>,李成忠<sup>1*</sup>,于飞<sup>2</sup>,丁银花<sup>1</sup>,李霞<sup>1</sup> 白木香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5008 白木香是瑞香科(Thymelaeaceae)沉香属(<i>Aquilaria</i>)常绿乔木,其树体在受到外部伤害后可产生具有特殊油脂的“沉香”。长期以来人类掠夺性采伐及白木香野生树种生境被破坏,导致野生资源减少,自然种群更新减缓,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威胁。该文从白木香形态多样性、细胞学(包含染色体和核型)、生化分析(同工酶)、生理生化指标及分子标记等方面进行细致系统的分析,并对白木香种质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提出建议,以期为白木香品种的培育,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2024年10月31 00:00 2024年05期 42 47 834893 李斌,杨小丽,韩苗怡,陈飞飞,黄川腾,林玲,董晓娜* 1990—2020年南京市城市绿色空间演变特征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5009 借助Landsat卫星影像资料,结合Google Earth Engine云计算平台,通过随机森林算法,成功提取了南京市城市绿色空间信息。运用ArcGIS 10.2对提取结果进行分析,通过Fragstats 4.2软件计算景观指数,再采用移动窗口法分析景观指数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990—2020年南京市城市绿色空间面积总体呈现减少趋势,下降幅度达到了12%。其中,1990—2005年剧烈减少,2005—2020年有所缓和;景观破碎化程度正在加剧,景观优势度、景观连通性和聚集性正在降低,景观形状愈发不规则;景观破碎度和异质程度从中心城区向近郊区蔓延,景观空间集聚性在建成区较低,在远郊地区相对较高。 2024年10月31 00:00 2024年05期 48 56 7112137 张锡梅, 姜兴丞, 朱紫钰, 季骋, 缪丽娟*